中国南海渔业保护现状

2025-01-08      来源:环球网网站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在南海地区生态保护力度,特别是坚持实施以伏季休渔制度为代表的一系列南海渔业资源保护政策,显著促进了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负责任渔业大国,中国在南海渔业资源养护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对海洋捕捞渔船数量以及功率实行总量控制的“双控”政策外,还包括减船转产、增殖放流、设立保护区以及伏季休渔制度等。中国一直以来也积极与南海周边国家开展渔业合作,通过技术援助等手段共谋渔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5月9日,中国和越南两国相关部门代表在北部湾开展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北部湾是中越两国渔民共同的作业渔场。长期以来,两国在共同管理和养护北部湾渔业资源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其中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养护合作项目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渔业合作的典范,已经5次被写入中越联合声明。自2017年起,中越双方已经开展了7次联合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北部湾放流水产苗种超过3.54亿尾。

  此外,中国还基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与其他东盟国家开展渔业技术合作,给后者提供技术援助。这些合作集中在中国东盟渔业培训体系构建、中菲海藻养殖技术合作体系构建、中菲优质热带水产品种繁养技术合作和中国菲律宾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在这些项目的推动下,中方为东盟各国培训中高级渔业管理人员114名,一般管理人员177名,在菲律宾巴拉望和达沃建设网箱养殖与鱼苗综合示范基地以及名优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各1个。2017年2019年期间,中方每年还向菲律宾巴拉望和达沃地区水产养殖户免费提供10万尾优质东星斑苗种。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