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多管齐下做好跨海区渔船管理工作
2025-08-28 来源:执法保障处
- 字号:
- [大]
- [中]
- [小]
广东省持续推进跨海区渔船专项整治工作,截至8月6日,其管辖范围内334艘跨海区渔船中,除16艘因被查封扣押或涉及经济纠纷等原因暂未召回外,其余318艘均已返回南海区休渔或正常生产作业。在此基础上,广东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跨海区渔船管理工作的通知》,持续强化跨海区渔船管控,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通知从以下五方面对各地市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管理责任。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风险意识,坚守安全底线,切实增强跨海区渔船整治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靠前服务,源头化解整治难题。按照“一船一策”原则,主动加强与船东沟通,做好法律法规和政策解释,明确违法跨海区作业的法律责任,依法协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渔船实际控制人根据南海区捕捞特点对渔船进行合规改造,依法开展生产;结合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支持跨海区渔船通过合法交易转入相关企业。严守安全底线,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各地需组织船东船长参加至少1期安全生产培训,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其依据《渔船出海前安全自查指导项目(试行)》开展常态化自查自改,并在休渔结束前完成1次全面安全自查。对前期通报的202艘渔船安全问题整改情况实施逐船排查,存在隐患未整改到位的,一律禁止离港,坚决做到“不安全、不出海”。加强动态监管,防止渔船脱管失联。完善跨海区渔船台账管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动态监控和在线点验,确保渔船“看得见、联得上、叫得回”。严厉查处擅自拆卸通导设备逃避监管的行为,防止休渔结束后重返东海、黄渤海违法生产。推动协同联动,严厉打击跨海区生产。严格落实船籍港和靠泊港监管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对不服从管理、违法跨海作业、拒不返回的渔船,及时通报相关单位,综合运用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渔具、扣减补贴、注销许可证等措施依法惩处,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海警机构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严格执法倒逼船东船长依法生产、合法经营。完善省际执法协作机制,及时更新和通报违法渔船信息,协同东海区、黄渤海区相关省份合力打击,压缩跨海区渔船违法生存空间。